国家新部署:助力百姓用上优质中药 二维码
1
来源:互联网 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《关于提升中药质量促进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》,旨在以提升中药质量为根基,以科技创新为支撑,达成常用中药材的规范种植与稳定供应,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,从而更好地增进民众健康福祉,服务中国式现代化。
我国一直高度重视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,陆续出台了《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》《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》《中医药振兴发展重大工程实施方案》等重要政策文件。此次发文是近年来首次针对中药质量和中医药产业进行的系统部署,从全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切入,“破难题、促发展”,意义非凡。
中药质量直接关系到百姓的生命健康。中药从种植到销售,环节众多、链条冗长。而中药产业在我国医药产业中规模占比超五分之一,如何规范发展、提升实力,让百姓“放心用中药、用上好中药”成为关键问题。
把好“源头关” 中药资源是中医药事业和产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。面对我国1.8万余种中药资源,需处理好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。文件针对中药材需求增加与珍稀中药资源人工繁育难的矛盾,推出一系列举措,如研究修订《野生药材资源保护管理条例》、加强药用野生动植物保护、突破珍稀中药资源繁育技术等,保障中药资源可持续发展。同时,推进中药材生态种植养殖、发展现代种业,推动常用中药材规范化种植,从源头上保障中药质量。
破解“伪、劣、贵” 《国家药品抽检年报(2023)》显示,我国中药饮片总体质量良好,但中药材市场仍存在掺伪、价格波动等问题,影响中药疗效和安全性,增加用药成本。文件全面部署,推广建设产地仓,加强线上线下质量监管,完善价格监管机制,建设储备库等,保障中药材质量安全,稳定市场价格。
完善“全链条” 我国中药产业体系虽日益完善,但存在产业聚集度低、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慢、品牌影响力不足等问题。文件提出加快转型升级,更新产业链图谱、推进数字化智能化发展、健全追溯体系、加强炮制技术传承创新、培育知名品牌等,为“造好药”提供全方位支持。
推动“用好药” 中医临床评价研究在心脑血管、代谢等多个疾病领域不断取得突破。文件提出开发中医药临床疗效评价大模型,构建中成药临床综合评价指标体系,优化采购政策等,促进好药新药更快上市、更规范使用。
相信随着该文件的落实,将有力推动中药质量提升和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,让中医药这一“中华瑰宝”为人类健康作出更大贡献。 |